據(jù)山西省財政廳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:1-11月份,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(以下簡稱財政收入)3058.5億元,同比下降2.9%,降幅較1-10月份收窄0.1個百分點。其中,稅收收入完成2104.5億元,同比下降11.6%;非稅收入完成954.0億元,同比增長23.8%。
數(shù)據(jù)表明,在沖刺收官的關鍵階段,全省財政持續(xù)恢復向好,尤其是稅收收入降幅明顯收窄,收入質(zhì)量進一步提升。不過,非稅收入仍是鞏固全省財政收入穩(wěn)定向好的關鍵因素,收入結(jié)構有待改善。
那么,其下轄各地市財政運行成色又表現(xiàn)如何呢?下面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首先,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和分析,回望一下1-10月份各地市財政收入完成數(shù)據(jù):
1.太原(376.39億元 同比增長-5.5%下同)、2.呂梁(258.80億元 -7.3%)、3.長治(239.39億元 -11.91%)、4.晉城(207.40億元 -8.3%)、5.臨汾(160.70億元 -6.3%)、6.晉中(150.60億元 -7.1%)、7.大同(145.70億元 -7.5%)、8.忻州(115.39億元 -11.3%)、9.朔州(112.21億元 -12.89%)、10.運城(95.80億元 -9.2%)、11.陽泉(62.23億元 -8.61%)。
其次,再看看1-11月份各地市財政收入又交出一份怎么樣的答卷:
1.太原(數(shù)據(jù)暫缺)、2.呂梁(276.3億元 -7.2%)、3.長治(254.74億元 -11.50%)、4.晉城(216.6億元 -9.22%)、5.臨汾(170.7億元 -6.2%)、6.晉中(160.8億元 -7.7%)、7.大同(159.29億元 -6.6%)、8.忻州(124.36億元 -9.1%)、9.朔州(120.64億元 -11.29%)、10.運城(102.4億元 -9.5%)、11.陽泉(65.68億元 -9.7%)。
從各地市財政總量來看:
1-11月份,盡管太原財政數(shù)據(jù)暫缺,但其“老大”的地位不會改變,故而不會影響后面城市的排位。
在太原之后,依舊是呂梁、長治、晉城三個200億元級別的城市順次排列,分別為276.3億元、254.74億元和216.6億元。從梯次站位看,三地位置沒有發(fā)生變動,但彼此之間的差值變化還是十分明顯。其中,晉城距離前三甲門檻越來越遠,已由上個月的31.99億元擴大到了38.14億元,全年固守第四已成定局。
臨汾以170.7億元穩(wěn)守第五,繼續(xù)扮演著百億軍團的“掌門人”角色。
與此,大同已悄然逼近晉中,分別完成160.8億元和159.29億元,二者的差距僅剩下1.51億元,對于百億體量來說可謂是差距甚微。大同能否最后一搏實現(xiàn)超越,值得期待。
忻州以124.36億元繼續(xù)保持著對朔州的領先,且優(yōu)勢不斷擴大,第八的位置得以進一步鞏固。
作為新晉百億“關口”的成員,運城以102.4億元成為新的百億城市守門員。至此,全省11個地市中已有10個城市財政收入規(guī)模超百億。
排名墊底的陽泉,也是全省唯一一個財政收入低于百億的城市,且與前面地區(qū)相比還有不小差距,未來的成長空間較大。
從各地市收入增速來看:
負增長的狀態(tài)仍在延續(xù),且均跑輸全省大盤。但令人欣慰的是多數(shù)地市降幅不同程度收窄,努力回升向好的信號積極顯現(xiàn)。
其中,降幅超過10%的地市僅剩下長治、朔州兩地,還望緊要關頭再加把力,勢可起而不可落,為全年畫上一個圓滿句號。